close

  中新社香港6月6日電 題:兩岸四地教育論壇在港舉行 專家呼籲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
  作者 李啟瑋 艾渝
  第17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教育學術研討會”6日在香港教育學院舉行,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的教育界專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教育的根基,在新時代背景下需要培養綜合性和多元化人才,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的教育交流可以增強互相瞭解和尊重。
  香港教師:文化傳承要認清自己的根
  香港教育學院副校長李子建指出,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全球化和資訊化的新環境下,兩岸四地的教育應將中華傳統文化好的東西繼承保留,提升教育和生活的質量。香港很多學校因而都設有中華傳統文化課程。
  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系助理教授萬志宏表示,文化傳承最關鍵在於認清自己的根,香港教育重視培養民族情懷和認同感,同時註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夠去偽存真。
  兩岸四地的教育界近年交流頻繁,萬志宏表示這是好現象,“學生可以多些認識、理解反思和尊重。”
  臺灣:將傳統文化豐富化
  臺灣中道國際中小學創始人黃城指出,中國傳統文化面臨西方文化較大的衝擊,當下需要思考從傳統中積蓄創新能量,將核心的價值觀念傳承下去,將傳統變得更加豐富,變成學生素質的一部分。
  對於培養人才這一話題,黃城以臺灣學生為例,“臺灣的教育希望培養出具有人文關懷,既能把中國傳統文化好的成分發揚光大,又能夠和世界文化接軌的學生。”
  臺灣師範大學政研所教授陳文政指出,當下的全球化教育背景下,臺灣教育需要平衡價值觀,將傳統文化轉化成人文精神,培養多元智能的人才。
  內地:新時代背景的“德智體美勞”
  上海市教育學會副會長姚宗強向記者表示,應重視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觀和處世態度。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增大,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姚宗強指出,素質教育的目標“德智體美勞”也應做出新的調整和解讀,註重培養多元和綜合的現代化人才。
  姚宗強指出,擁有一個健全的體魄是成功的基礎,“德”是健康的心理素質,“智”強調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思維,“美”強調人際交流和情感交流,而“勞”強調勞動態度、參與競爭和冒險精神。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原所長傅祿建則認為,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更需要放眼未來,將傳統和未來結合起來,註重終身教育,強調學生思維方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完)  (原標題:兩岸四地教育論壇舉行 專家吁繼承發展中華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25goj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