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張松
  10月30日,媒體從福鼎市宣傳部門獲悉,10月29日微博爆料的“福建省福鼎市市長兒子毆打安全員”事件,經初步調查核實,並非福鼎市市長包江蘇的兒子,是另一位鄭姓副市長的兒子。目前,該副市長已出面為兒子的行為道歉。
  假如是在前幾年聽到“我爸是××”之類的叫囂,還會覺得只是紈絝子弟的狂妄之氣。可時間更迭,如今再聽到這樣的言論,除了覺得氣憤之外,還會感到幾分疑惑與不解。“我爸是××”式的狂語在互聯網時代,早已被證明是“坑爹”之舉,奈何諸多官家子弟非得如此前赴後繼地“作死”呢?
  說實話,在這條網絡微博被證實之前,我是懷疑它的真實性的。因為這樣的假新聞之前也有過,開著公務車在高速路跟人飆車、打架,最後被證實公務車是套牌車,“首長”身份也是謊稱。但在一個權力被“盜版”的時代,也說明權力身份這東西在擺平一些事情上可能還真管用。如今,叫囂者系官家公子的身份被證實,或照射出一個現實:嚴格治吏的情境下,權力是低調了,但權力者的親屬們依然張揚。
  在這裡說張狂叫囂者的做法很愚蠢,或許人家反會笑談“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沒有權力在手裡的人,往往低估了一個權力者的能力。儘管在網絡時代,我們看到了很多官員因為網絡曝光而被懲罰的案例,但現代社會資訊繁複,劇情太過複雜,人們很多時候只猜到了開始,卻不能猜到結尾。君不見,很多被處分的官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狡兔三窟,挪個地方、換個姿勢為官的現象並不少見。
  確實,有些權力者的高招或許是僅在小學當過小組長的草民沒有見識過的。比如,城管在街上暴力執法被法律明文禁止,但此類事件依舊時而浮現,很多地方之所以敢這麼做,就是因為有危險的地方,就會有“臨時工”;廣西某法院院長公車私用接送妻子上下班也可以說是“順路”,而被從輕處罰;刑訊逼供致人死亡,可以說是“躲貓貓”、“喝水死”。很顯然,掌權者們種種閃躲騰挪的高招可謂是屢試不爽,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說到本次事件,儘管兒子在飛機上拒絕關手機並公然辱罵毆打他人並不能證明副市長老爸在職務工作上有什麼過錯。可養不教,父之過。如此沒有教養的違法行為,作為父親說什麼也應該有些干係。法治社會,不再講什麼連坐之責。但很多事實告訴大家,兒子借父親的官職囂張,有可能屬於父親的“言傳身教”。打人者說讓父親報複安全員和證人,說得如此順溜,是不是以前有過類似經驗,或許值得相關部門註意。
  所以,這次事件也給相關部門一個警示,權力不僅需要關進籠子,而且籠子的門還需要關牢,不然權力走了後門,照樣可以作威作福。在飛機上打人的副市長的兒子敢公然叫囂“我爸是市長”,或許不只是一種情緒激動,更是平日里跋扈囂張的條件反射和思維慣性。兒子借老爸逞威風,說到底還是借了不羈權力的魅影。所以要想遏制住叫囂戾氣,就得從每一次懲戒的嚴肅性入手,有效約束每一個官員手中的權力。  (原標題:怎麼還會有“我爸是市長”的坑爹叫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25goj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